像孩子一样创新
我有一个朋友,参加工作快三年了。他每次见到我都跟我说:“真羡慕你还在读书,还能好好学习。”有一次我问他:“难道工作后就不能好好学习了吗?”他笑笑回答我说:“脑子不像读书那会儿那么灵啦。”我也笑笑然后换了个话题。
这种朋友每个人都会有,下一个发出这种感叹的人可能就是你自己。然而学习能力或者说认知力的衰退并不一定来自于年龄增长,它更有可能是源于日常高效工作中慢慢形成的“套路”或者说是“思维固化”。这种思维固化让人们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中,从而不愿学习新知识,就更别谈什么创新了。
回顾我自己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极少有专门的创新引导或是思维训练。十余年后的今天,国内的教育理念愈加开放,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从业者愿意去尝试拥抱创新教育,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儿童设计思维教育(Design Thinking Education for Kids)。
“D-Traveler设计思维训练营”是新思课近期设计的一个夏令营。该营以“未来的交通工具”为主题,将13个8-12岁的孩子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设计思维训练。孩子们以“理解命题、观察访谈、重构挑战、头脑风暴和原型制作”为学习主线,结合上海迪士尼、大众汽车厂生产车间、汽车博物馆以及龙美术馆的参观,最终每个孩子都成功制作了一辆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车辆模型。
不破不立
打「破」先入为主
寻找创新机会
设计思维实践项目致力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挑战(real-life problem)。本次夏令营的主题“未来的交通工具”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旨在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在未来可进一步改进或是需彻底革新的地方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在介绍并帮助孩子们理解了设计挑战之后,我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头脑风暴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组的胡翰仑小朋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不可能~那现在的车怎么不像你说的那么做呀?”。这种“存在即合理,不存在说明它有问题”的逻辑有一定合理性,但在设计思维的语境下,我们要解决现实问题,却不必从现实出发。
于是,老师们在下一步的引导中特意选取了一些动画片当中的人物和他们的交通工具,一来可以借助动画世界“半现实”的特性帮助孩子们进行“盒外思考”(think outside the box);二来贴合孩子们熟悉的语境,让他们更能够畅所欲言。
例
—“孙悟空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为什么他踩筋斗云?”
—“如果不是筋斗云,你觉得孙悟空还可以用什么交通工具?”
这个环节的互动让孩子们逐渐形成了“交通工具因人而异”这样一个人本设计(human-centered design)的概念。
在这个环节过后,胡翰仑小朋友开始不急着否定他人了,而是尝试去将自己和队友的创意与未来的某个特征去对应,积极参与讨论,最后他第一个做出了覆膜的车模并在最后的赛车比赛中一举夺冠。
老师们在最后的颁奖词中写道:先摆脱现实框架,而后再将创意落回现实。恭喜你,获得“最佳突破奖”。
破而后立
抓准痛点,「破」整为零
在参观上海迪士尼的过程中,孩子们带着任务卡去观察迪士尼内的交通工具,并针对园内交通采访了迪士尼小镇里的游客。
一个父母平时工作忙,好不容易抽空带两个孩子来迪士尼玩的四口之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孩子们热、家长们累、走了那么远还要再排队…
那么如何为他们重新设计迪士尼内部交通工具呢?经过对采访记录的整理,孩子们认为:
安全最重要
最好能帮助游客节省时间多玩项目
应该方便且便捷
要适合迪士尼主题乐园的情境
但基于这些洞察开始正式头脑风暴的时候,孩子们却显得有些拘谨。其中,我们小组唯一的女生,钱筠小朋友最先问我:“姚老师,我能不能只做其中一个点啊?”我立刻同意并幡然醒悟,让其他孩子们也不必急于求全,大可选择单点破局。
那之后,她从增强代入感这一个点出发,设计了一款带有米奇耳朵遮阳棚和喷雾风扇为特色的游览车,能够带着一家四口舒舒服服地从一个游览项目到下一个游览项目。但对于车上的座位安排,她则有些苦恼。于是我建议安排两个座位在车中间给孩子,一前一后两个自行车位给家长,这样既可以保证安全,自行车轴承也可以带动风扇解决动力问题。但钱筠小朋友觉得既然都选择坐车了,家长也应该好好休息,更妙的是,她又提出了一个让四个座椅互不遮挡视线的方案,还增加了一个语音控制装置,变成了无人驾驶游览车!
钱筠小朋友在整个过程中抛弃大而全,追求小而美并且善于在他人创意上继续迭代改进(build on idea of others)的思维方式令老师们震惊,也值得大家学习。
以立促破
由简入繁、自我迭代
捅「破」窗户纸
经过头脑风暴后,孩子们用准备好的车模专用泡沫和锯子、刻刀、彩笔等工具开始制作车身。在这个环节中最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另外一位小男子汉,祝乙赫小朋友。他的设计稿和第一版原型并没有特别突出,于是我暗示他还可以再完善一下,做得更出色。
他盯着自己的作品思考了很长时间,突然想到可以调整造型比例来让他的目标用户使用更加便捷。但由于泡沫材料的难更改性,往往重做一个都要比在原来的基础上改来得方便且快,于是他飞快地动手做了第二个、第三个……最后他自我迭代了将近10个版本,带着他的豪华车队惊艳四座。
设计思维鼓励用手思考和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像祝乙赫小朋友这样不断尝试、在自我迭代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创意的广度和深度,在某一个临界点时创意就会像捅破了窗户纸,打开了水龙头一样涌入脑海,进而转化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建立起了一种创新自信(creative confidence),以前每次拍照总躲着镜头的他拿着自己的作品对着摄影师笑得如阳光般灿烂。
其实无论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还是以立促破,只要你有一颗想创新的心,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最后,希望我的那个“脑子不灵了”的朋友看了这篇文章也能向孩子们学习、像孩子们一样创新,勇于“破”与“立”!
王可越、税琳琳、姜浩《设计思维创新导引》,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出版。
京东、当当、天猫、新华书店系统均有销售。
作者:
姚程,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交互产品用户研究及设计思维与儿童视觉思维培养。
原创文章,转载及其他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请联系d_thinker@sina.com
54 28683 54 15534 0 0 2942 0 0:00:09 0:00:05 0:00:04 3058>感谢您关注“新思课”
每周五更新内容微信号:d_thinker